51pc·mc品茶官网下载,一品楼 论坛官网,风楼阁全国信息共享平台,一品楼品凤楼论坛QM

  中国文明网大庆站 >> 道德模范
张世凯:深耕一线三十九载铸就“技术大拿”
发布时间:2025-06-11      来源:大庆网    

  5月29日一大早,大庆炼化集团公司技能专家、大庆炼化公司检维修中心维修钳工张世凯走进装置区,听听机组有无异常声音、摸摸机组,观察其温度和振动及油泵运行等情况。

  这样的情形,同事们早已司空见惯。无论数九严寒,还是酷暑炎热,只要有设备需要“把脉问诊”,找张世凯,那是24小时随叫随到。

  在大庆炼化生产一线维修钳工岗位,张世凯干了39年。从青涩学徒到技能专家,从车间操作台到创新工作室,他用精益求精的执着、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甘为人梯的情怀,成为公认的“技术大拿”。

  坚守一线

  自1986年投身维修钳工岗位,张世凯便扎根生产一线,每日与轰鸣的设备、精密的零件为伴。

  高中毕业的他,为补齐理论短板,利用业余时间走进成人大学学习。白天在车间挥汗如雨,夜晚在书桌前挑灯苦读,知识武装了头脑,让无数个日夜积累的实践经验成为创新的“动力源泉”。多年来,他撰写了9篇专业论文,拿下了4项国家专利。

  他不怕难题。面对制酸装置C201B风机轴封改造难题,张世凯带领团队开启攻坚模式。他们扎根车间,反复试验不同材料。在无数次失败与重来后,终于通过结构优化和材料创新成功攻克难关,为企业节省成本超百万元。

  如今,作为集团技能专家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的他,仍旧冲锋在技术攻坚最前线。由他主导的工艺气体风机轴封改造项目,从2019年的灵感乍现,到2024年完成四台关键设备升级,五年时光,历经无数次试验与改进。该项目不仅为企业节约成本超千万元,更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一线创新成果二等奖,成为行业技术改造的标杆案例。

  带队“作战”

  截至目前,张世凯已累计攻克5项集团级、12项企业级技术难题,是企业技术攻坚的“定盘星”。

  他深知,科技创新需要凝聚团队力量。于是,他积极搭建平台,组织钳工技能大赛、开展技能鉴定培训,为企业培育出一批批技术骨干。

  他还带着这些骨干一起“攻坚克难”:2023年全国钳工大赛中,他带领团队成员日夜苦练,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默契的配合,一路过关斩将,斩获团体三等奖;同年大检修期间,二套ARGG硫酸装置主风机组突发振动问题,犹如一颗“定时炸弹”威胁着生产安全。张世凯临危受命,率队迎难而上。他们连续奋战数十小时,仔细排查每一个可能的故障点,将创新技术与丰富经验相结合,最终成功“排雷”,设备效率从68%提升至74%,创造千万级经济效益,更实现检修机组100%一次开车成功,用团队的智慧和力量,书写了科技创新助力生产的精彩篇章。

  薪火相传

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集团劳动模范……多年来,张世凯获得了诸多荣誉。

  时间白驹过隙,仿佛转眼间,59岁的他即将迎来退休时光。但在2024年,张世凯心里就已经有了成形的计划——“退岗不褪色”,要用三年的时间,把毕生技术传授下去。

  为此,他精心规划了“理论+实操”双轨教学模式,在专业技能上,手把手传授徒弟们精密维修的“独门绝技”;在职业素养培养上,以自身坚守一线、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为标杆,为徒弟们树立榜样;依托创新工作室平台,通过一个个实战项目,提升团队的协作与创新能力。为了提高传授效率,他设计制作出两个机封装配专用平台,同时安装4套波纹管密封,每套机封的预留压缩量在1毫米左右,实现4人同时进行装配。

  他带出的徒弟,很多已能挑大梁。不过,他还不满足,“希望在退休前,能为炼化行业培育出更多新时代技能人才。”

  记者:潘爽

 
 责任编辑:李 红艳
  聚焦大庆 更多>>
·萨尔图区“微治理”绣出城市新颜值
·市档案馆:白山黑水 烽火抗战 精神永驻
·一项国家级奖项背后的助残实践
·大庆城区“微治理”怎么治?会有哪些改变?
·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“速度+温度”架起民...
·免费体检!大庆新就业群体再获福利
·萨区住建局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
  主题活动 更多>>
0.jpg
8085803_d76a8001-75f8-47cb-a225-aa1ab10628facopy.jpg
8078410_cf5091f7-ca36-4534-b9b8-c1dabd287559.jpg
8074918_9b66e267-63fb-4988-90d3-4cb05547e48a.jpg
8060161_7342a81c-ab9d-4d0d-b8c3-2ffbca4e6d49.jpg
8056755_a7e67551-d95a-42de-b65a-58c6f2ee8552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