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半年,肇源博物馆三张馆藏地图引来众多参观者专程“打卡”。用该馆馆长徐建国的话说,这三张地图值得每一个东北人来看看,感受百年历史深沉,感悟国家安全之重。那么,三张地图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?记者近日来到肇源博物馆一探究竟。
步入肇源博物馆“英雄肇源”展区,三张地图映入眼帘。其中两张分别是清宣统三年和民国时期由官方绘制的古地图,展现了百年前肇源的地理风貌。另外一张是日本人绘制的肇源地图,其“精细”程度让日本侵华野心暴露无遗。
看到这三张地图大家第一反应是:为什么三张肇源的地图却标注着“肇州”?
据徐建国介绍,肇源和肇州原是“一家”,从清末到1935年间同属于一个行政区划,名为“肇州”,其三分之二以上面积属如今的肇源,且当时的县政府设在现在的肇源县内,所以那个时期绘制的地图标注的行政名称虽是“肇州”,但实际呈现的是肇源区域情况。
仔细观察这三张地图,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。由晚清和民国时期官方绘制的地图,只有地名和几条主要道路,而日本人绘制的地图,村屯、河流、山丘、地貌、政府、社会机构一个不落。据徐建国介绍,这张地图是由日本间谍暗中潜伏搜集情报秘密绘制的,精准度之高,没有十年时间绘制不出来,其目的一是为军事侵略做准备,二是为侵略后的长期统治服务,三是为经济掠夺和资源开采提供便利,让人不禁感叹:日本侵华真的是蓄谋已久!
“肇源博物馆是全省首家通过对比三张地图重温历史,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展馆?!毙旖ü嫠呒钦?,展出这三张地图的初衷,不仅仅是让大家感受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肇源历史,更重要的是它们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爱国主义教育、国防教育、保密教育的重要性,尤其是在高科技时代,我们每位国人更应树立安全意识、共筑国家安全防线。
记者:王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