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庆市乘新一社区,网格员陈洋用两年时间将“为民服务”写进了辖区老人的心坎里。8月1日,记者跟随陈洋的脚步,如实记录了他工作日的一天。
负重前行的温暖
8:30,陈洋的身影已出现在超市粮油区。为90岁的姜大爷家采购,这个“采购员”的任务他早记在心上。
当20斤大米和10斤面粉稳稳落在老人厨房时,姜大爷拉着陈洋的手:“孩子,太受累了,这大热天的……”话未说完,泪光已在眼底闪烁。陈洋抹了把汗,留给老人的是匆匆离去的背影——9:30的“阳光之约”正等着他。

老人家漏水帮忙查看
最长情的陪伴
曲大爷的轮椅准时出现在单元门口。这位患帕金森病的老人,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这半小时。
陈洋熟稔地调整着轮椅角度:“叔,今天咱们去看小花园?”微风拂过绿树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一老一少的笑声惊起了觅食的麻雀。这样的场景,已持续了不知多少个日子。

为老人送快递
舌尖上的牵挂
“小陈啊,快递到了,还有那个……”曹大爷的声音中总带着一些歉意。10:30,陈洋左手抱着快递箱,右手提着热乎的牛舌饼,轻车熟路地推开残疾老人家的门。
看着老人像拆礼物般打开包装,他悄悄拿起抹布开始打扫。当换上新床单的房间洒满阳光时,墙上的时钟已指向13:00。
数字鸿沟边的守护者
13:30,裴大娘家响起熟悉的敲门声?!按竽铮勖钦UQ??!背卵缶僮攀只?,耐心等待系统认证成功。
他的手机里存着十几个生存认证提醒。临别时,老人往他兜里塞了两个苹果,这份质朴的谢意,比任何考核指标都珍贵。
急诊室里的“临时家属”

14:30的针灸室突然骚动起来。满脸是血的刘大爷踉跄闯入时,陈洋一个箭步上前扶住。经过检查医生建议转院,他二话不说驱车护送,在龙南医院跑前跑后。当老人家属赶到时,所有手续已办理妥当,病床上的老人正安稳输液。此刻,窗外已是华灯初上。
万家灯火亮起时,陈洋的工作手册又添上新内容。明日待办:王大爷理发、曲大爷遛弯、于大娘取药……这位90后网格员说:“老人们期盼的眼神,就是我早起的闹钟?!痹谒募鞘卤眷橐?,写着一行小字——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这或许正是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最美注脚。
记者:葛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