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韩素琴(左)为来参观的市民讲述会战故事。
“那时候条件艰苦,我们把会战时候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,就是希望他们记住这段历史?!痹谌煤非匆党墙值来匆蛋松缜盎嵴浇蚕笆摇?,78岁的老党员韩素琴正在为来参观的市民讲述会战故事。
走进创业城街道创业八社区“会战讲习室”,这里陈列着老会战们的“会战家底儿”:书籍、老照片、会战家谱、泛黄的日记本,以及记录城市发展历程的珍贵影像?!爸戮椿嵴接⑿邸薄昂胙镉帕即场薄肮埠凸换嵬恰比笾魈獍蹇楣菇艘桓隽⑻寤暮焐逃占洹?/p>
为了传承红色精神、凝聚奋进力量,近年来,创业城街道党工委创新打造了“会战讲习室”,将红色基因传承与基层治理实践深度融合,不仅让红色教育“活”起来,更让为民服务“实”起来,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“红色引擎”。
“每次带孩子来这里,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震撼。那些老物件、老照片,比教科书上的文字更生动,让孩子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?!鄙缜用褡疑钣懈写サ厮怠?/p>
“‘会战讲习室’不仅是教育基地,更是服务群众的实践平台?!贝匆党墙值来匆蛋松缜澄榧谴扌汩嫠呒钦?,老会战们依托“会战讲习室”自发组建了会战宣讲团、会战帮帮团、会战调解团、会战文化团等红色志愿服务团队,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服务。
会战宣讲团由33位老会战组成,他们走进社区、学校、企业,用亲身经历讲述奋斗故事。宣讲团团长闫财不仅是名老会战,更是铁人王进喜的战友,他独创的“板凳课堂”已开展宣讲280余场,受众超过2000人次。
会战帮帮团聚焦社区弱势群体,开展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,累计为独居老人、困难家庭解决实际问题120余件?!拔颐钦庑├贤舅淙荒昙痛罅?,但还能发挥余热。帮助邻居解决点儿实际困难,心里特别踏实?!被嵴桨锇锿懦稍崩罡@雌邮档幕坝镏型缸怕愀?。
会战调解团依托“社区调解室”,积极调解邻里纠纷,调解成功率达95%以上。这些老会战党性觉悟高,且人熟地熟情况熟,在居民群众间搭起“连心桥”。
会战文化团通过编排红色文艺节目,举办社区汇演,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。在街道社区的组织带动下,先后成立了27个文化团队,其中圆梦艺术团规模最为庞大。
“我们自编自演的《铁人》原创节目,多次登上大庆春晚、大庆歌剧院的舞台。我们还曾赴俄罗斯参加比赛,用原创歌舞剧将铁人精神带出了国门,让世界人民对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?!便撇谱院赖厮?。
据悉,自2024年5月启用以来,“会战讲习室”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3000人次,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场,成为区域内最具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。据统计,这些红色志愿服务团队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000小时,服务居民人数超过10000人次,成为社区治理的坚强力量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着力打造‘红色研学路线’,串联起辖区内的红色地标,并将推出‘云上红色讲习室’,让更多群众线上感受红色文化。”创业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韩雪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从历史到现实,从教育到实践,创业城街道的“会战讲习室”探索出了一条红色基因传承的新路径。这里不仅是铭记历史的纪念馆,更是服务群众的实践站,激励着新时代的奋斗者赓续红色血脉,书写新的辉煌。
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:孙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