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香港学子体验“人拉肩扛”。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
“高举红旗去战斗,踏着铁人脚步走……”一场寻常的讲解临近尾声,浑厚激昂的《踏着铁人脚步走》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展厅内响起,讲解员王立志的歌声瞬间穿透了历史的尘埃,将参观者的思绪拉回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创业年代。白发苍苍的老人眼角湿润,年轻的父母轻声哼唱,懵懂的孩子也安静下来——这一刻,铁人王进喜“宁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”的豪迈誓言,仿佛带着热度,灼烫着每个人的心,更唤醒着深藏血脉的力量。
“这首歌,一唱就是15年?!蓖趿⒅镜难凵窭锷了缸判拍畹墓饷ⅲ拔蚁肴谩椅婀资汀木?,不只是写在墙上,更要唱进心里,成为生命的烙印?!彼男脑该挥新淇?,网友“海砚”在社交平台留言:“作为一个南方姑娘,真的愿意再听这样的讲解,那样的刻骨铭心,后劲十足,终生难忘!”
这一幕,是七月大庆红色旅游热潮中最寻常也最闪亮的瞬间。这个夏天,英雄的大庆,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游客,让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在新时代的文旅融合中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从“心驰神往”到“深切共鸣”:精神资源变身文旅磁极
“我们坚持将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融入城市肌理,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?!笔形啃炭瓶瞥す蚌谓樯?,会战大街、创业街道、铁人广场等一批以“会战”“创业”“铁人”命名的街路、社区、学校、广场,已成为大庆“地标”。城市主要街路、广场公园、滨水绿道等,也随处可见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的宣传栏板、景观小品和标语口号。同时,常态化开展主题宣讲、专题展览、读书分享、参观学习、文艺精品展播等活动,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。正是这种浸润于日常的浓厚氛围,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深厚的土壤。如今,大庆正将这些宝贵的“红色基因”深度融入文旅产业,变精神“富矿”为发展“动能”。
让历史细节开口说话,让精神力量直击心灵?!疤艘豢诰迸允呛沟斡胧难?。香港学子躬身拉动棕绳体验“人拉肩扛”,汗水滴落在滚烫的黑土地上,也滴进了对“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铁人精神的理解里??萍脊堇锸蔷居肫舻稀:艉秃铺厣倌暝谑涂萍脊莩晒ζ舳资肿樽暗某橛突P?,欢呼声响彻展厅。联合站里是追问与碰撞。北大学子在中十六联合站高精密的仪表屏前,与工程师深入探讨智慧油田的未来……
七月,大庆各大红色场馆持续升温,仅一个月就迎来182支国内外研学团队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、油田历史陈列馆、石油科技馆等预约系统显示,周末时段早早爆满,工作日也需提前数日预订。这不仅是一场场参观,更是一场场跨越时空的“精神接力”。
游客的心声:精神的感召跨越山海
大庆红色文旅的魅力,不仅在于历史的厚重,更在于精神的感召力能跨越地域,打动不同背景的人。
“终于来了!”来自湖南的游客贺春香站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的雕塑前激动不已,“感悟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,一直是我的心愿。那个年代的人真是‘铁骨头’!王进喜是英雄,他的精神世世代代都要传承下去。能踏上这片土地,感受这份力量,特别高兴,特别值得!”她的话语,道出了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的心声。安徽游客杨坤在参观后感慨颇深:“对大庆精神感受非常深!它不仅仅是口号,更是实实在在的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无私奉献。大庆精神是我们的力量之源,王进喜同志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,永远值得我们学习?!闭庑┢邮档钠兰?,正是大庆将精神融入文旅产业、吸引八方来客最有力的证明。
燎原星火:从文旅体验到精神传承
热潮并非昙花一现。从昔日的“工业学大庆”到如今的“研学游大庆”,大庆成功地将抽象的精神符号,转化为可看、可听、可触摸、可参与、可带走的深度体验。当少年手中的抽油机模型开始运转,当铁人的誓言在青年心中激荡,当油城的故事随着五湖四海的足迹传向远方——这场贯通南北西东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精髓在于让游客从“看见”历史,到理解精神,最终成为精神的“共情者”和“传播者”。
游客们聆听的,不只是创业的故事,更是责任担当的种子;科技互动中激发的,不仅是探索的兴趣,更是科技报国的志向。这座英雄之城,正用其永不枯竭的精神沃土,滋养着一代代青春血脉。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,在歌声里、在足迹中、在万千游客的心底,已化为可感知、可践行的成长力量,澎湃不息,星火燎原!
记者:谢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