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pc·mc品茶官网下载,一品楼 论坛官网,风楼阁全国信息共享平台,一品楼品凤楼论坛QM

  中国文明网大庆站 >> 聚焦大庆
大庆农民换“身份” 增收有新道
发布时间:2025-08-07      来源:大庆网     分享到:

近年来

大庆市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

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

在促进区域农民就业增收方面的作用

愈发凸显

它们将农民吸纳其中

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企业工人的

华丽转身

为他们带来了

 

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

  在大同区祥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,沥水、压块、切割等环节有条不紊。作为订单式生产企业,该公司采用传统工艺加工,因此季节性强、用工量大是其主要特点。为回馈当地农民,企业始终坚持优先吸纳周边农民进厂务工,帮助他们实现二次增收。

  程春瑞就是其中一员,每年忙完农忙后,都会到企业务工,赚取工资?!安挥梅绱涤炅?,一年算上工资和保险,能挣4万多,收入很稳当!”

  这家企业是集 “基地种植、产业加工、品牌销售” 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。企业在车间生产期间,大力吸纳农民务工,帮助他们增收;在基地种植方面,企业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,这种绿色有机的种植模式,还能有效吸纳更多周边百姓参与生产,带农增收效果十分显著。总经理张斌说:“我们企业每年都会带动当地老百姓参与进来,每个环节,包括除草,都能带动大概四五十户,每户年收入能有二三十万?!?/p>

  在林甸县花园镇丰收村的林甸往事食品有限公司煎饼生产车间,虽然大部分工序已实现自动化,但分拣、晾晒等环节仍需要大量人工。进入冬季,企业转入粘豆包生产后,由于每个环节均为手工操作,吸纳的就业人数较此前更是翻番。

  如今,随着我市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升级,全市玉米、水稻、乳品、肉类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都风生水起,伊品、圣泉、伊利、牧源、鲶鱼沟等各大农业企业发展迅猛,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型为企业工人,既实现了增收,也为企业增效。

 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通过多年来的宣传引导和政策落地,如今五区四县共有大小几百家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,与周边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。按照“主体多元、形式多样、服务专业、风险共担”的原则,不仅优化了生产资源,实现节本增效,还鼓了农民的腰包,实现了农民增收与农业发展的双赢局面。

 
 责任编辑:李 红艳
  聚焦大庆 更多>>
·大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对精神文明建设...
·大同区高台子镇:“小舞台”讲好“大道理”
·用心用情护好大庆水生态
·红岗区总工会开展工会驿站服务活动
·让胡路区开展“身边的感动”好人故事宣讲活动
·红岗区:志愿服务撬动基层治理“大民生”
·大庆市:用好红色阵地 铸牢群众国防意识
  主题活动 更多>>
0.jpg
8085803_d76a8001-75f8-47cb-a225-aa1ab10628facopy.jpg
8078410_cf5091f7-ca36-4534-b9b8-c1dabd287559.jpg
8074918_9b66e267-63fb-4988-90d3-4cb05547e48a.jpg
8060161_7342a81c-ab9d-4d0d-b8c3-2ffbca4e6d49.jpg
8056755_a7e67551-d95a-42de-b65a-58c6f2ee8552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