拧开家中水龙头,清澈的自来水“哗哗”流淌。龙凤区龙凤镇建兴村村民赵大爷捧起一汪清水,乐得合不拢嘴:“政府不仅帮我们修好了老旧的水井房,还给安了新消毒设备,现在这水喝着清甜,心里更甜?!闭源笠闹势拥幕坝?,正是龙凤区下大力气整治农村供水工程,筑牢村民饮水安全屏障的生动注脚。
目前,龙凤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全面完工,消毒设备更换及储水罐体更换工作均高质量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。至此,龙凤镇8个行政村、1.2万余名村民彻底告别了管网老化、水质不稳的“愁水”日子,迈入“喝好水”的新阶段。
17万+633万!资金用在“刀刃上”
农村饮水安全是民生底线,更是龙凤区委、区政府心头沉甸甸的责任。
问题在哪儿?改造啥?怎么改?针对维修改造项目,不搞“拍脑袋”决策,龙凤区委、区政府统筹水务局、卫健局、龙凤镇的工作人员,一头扎进铁东村等8个行政村“找病根”?!白贤庀呦旧璞浮Σ淮有摹??!薄敖ㄐ舜迥撬浚晖诽?,看着都悬?!薄懊躺肮扌獾美骱?,影响除锰效果……”一连串症结被精准“揪”出。
号准了脉,行动刻不容缓。龙凤区抢抓政策机遇,成功争取到17万元中央水利发展资金和633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资金,全部转项用于饮水工程改造升级。维修养护项目和供水保障项目“双线作战”,同步推进。更建立了“问题清单+整改台账”,对摸排中发现的占比15%的电器设备故障等“小毛病”,立行立改,绝不让小问题拖成大麻烦。
45.24公里管线+3229块智能表!把质量攥在手上
钱花了,工程更要经得起时间和百姓的检验。龙凤区水务局把监管职责扛在肩上,工作人员几乎“钉”在了工地上,严把“三道铁闸”。在材料关方面,进场的设备,合格证一个不能少,规格参数必须与招标文件“严丝合缝”;施工关环节,对总长45.24公里的输配水管线铺设全程“盯梢”,确保新型材料用得规范、到位;安全关把控上,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,达标率必须100%,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。
与此同时,供水保障工程同步发力,新建3座流量计井,并为3229户村民装上远程智能水表,指尖一点就能看用水量,管理迈入“智能时代”。水质安全更是重中之重,引入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“把脉问诊”,确保每一滴流进村民家的水,都稳稳达到国家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)。如今,“这水,我们喝着放心!”已成为龙凤区村民们的普遍心声。
“三个一”机制+城乡“同网同质”!好水长流润心田
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要“改得好”,更要“管得久”。龙凤区深知,农村饮水安全不能是“一阵风”。区委以点带面,将此次改造中遇到的设备适配性等难题及破解之道,总结成鲜活案例,为全区后续工程提供“活教材”。更创新推出“三个一”长效管护“组合拳”:一套制度,推行“周巡查+月评估”动态监管,问题露头就打;一个平台,接入水务智能管理平台,用水数据实时“在线”;一支队伍,组建专业运维队,设施维护有保障。
尤为振奋人心的是,铁东村、向阳村湖韵新村的村民将率先喝上和城里人一样的“同网、同质、同服务”的自来水。这不仅是水质的提升,更是龙凤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坚实一步。
龙凤区相关领导表示,接下来,龙凤区将持续全力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,不断完善体系,让安全、洁净、便捷的“幸福水”长流农家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“水动力”。
记者:徐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