扩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,推动全市10%的中医馆和5%的村卫生室建成“旗舰中医馆”和“中医阁”,把8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……2月13日,记者从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获悉,今年我市将聚焦健康大庆,全面推动全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,为加快建设“三个城市”筑牢健康根基。
推广“延时服务”
改善群众就医体验
“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,一直是影响群众健康的慢性病?!本菔形郎】滴魅畏段乃樯埽衲晡沂薪晟坡圆∽酆戏乐翁逑?,加强这四类疾病的专项防治。
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三区四县延伸,医疗人才和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。2025年底,每万人口全科医生力争达到4.33人,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。
改善群众就医体验,推广“潮汐式”门诊和医疗“延时服务”。扩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,全市医疗机构互认项目达到200项,推广MDT多学科会诊模式。
改善护理服务质量,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岗位护士占比达到95%以上,责任制整体护理覆盖医院98%的病区。推行延续性护理、“互联网+护理”等模式,满足群众护理需求。
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乡下沉
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
据了解,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提升三甲中医医院服务水平,推进县级“两专科一中心”建设,推动全市10%的中医馆和5%的村卫生室建成“旗舰中医馆”和“中医阁”。
深化医联体、三甲医院“包县”帮扶、对口支援等工作,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乡下沉,推动县级具备独立诊疗能力的分级诊疗病种数量达到256种。
加快“20大中心”建设,全部完成信息化平台建设任务,四县全部实行中心药房“六统一”模式。推广分布式检查、集中式诊断服务,方便群众就医。
推进5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,再建设2至3家社区医院。服务超过5000人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基本实现市县级医院长期派驻人员全覆盖。
老人、孕婴等重点人群
将得到更好保障
今年我市将加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,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提供儿科服务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儿科服务比例达到90%以上,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医院。全市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5%以上。
加强老年健康服务,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规范化建设率达到75%以上,80岁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。
加强母婴健康管理,探索建立高危孕产妇信息管理系统,市妇幼保健院标准化建设项目确保5月底完工投用。完善和落实育儿补贴制度,做好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承接准备。加强普惠托育体系建设,推进每个县(区)至少举办一所普惠托育机构。
此外,今年我市还会加大科研项目、医疗卫生新技术等推广力度,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、电子健康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,推进医学影像云建设和相关系统应用。加快推进疾控体系协同发展,完善艾滋病、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体系,提高筛查和抗病毒治疗覆盖面,提升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。